阅读历史 |

一段梁山伯与祝英台(4 / 6)

加入书签

然而国民党和打得火热,从国民党的金圆券,到接管後的戏改、禁戏,我们没有一个逃得过。

金圆券倒还好,顶多就是带着戏班拼命唱戏、挣钱,日子还算过得去。

但是「戏改」和「禁戏」一令下来,凡是「低俗、迷信、se情」皆禁演,偏偏这些都是民众ai看的,全禁了,且戏班说是都要消灭剥削、铲除贫富,规定所有成员,无论功劳多寡,一律同酬,废除私人戏班。没戏演了,连戏班子都得遣散,我们人生也就到头了。

没戏唱了,上头可也没让我们闲着,开了个「学习班」,把艺人,特别是主演的角儿请了进去。

他们天天宣导「戏剧是为革命服务、为党的宣传服务、为人民服务」、「在新社会里是ㄧ种无b光荣的革命工作」如此诸类。上这课b唱戏还累,夜里回到家已经是气喘吁吁。这段难熬的时期,清月可说是支撑我活下去的最大动力。

已经花了五千大洋替清月赎身,再加上戏班的遣散,我无论如何也得把仅剩的财产保住。

我盘算着拿其中九成去买一块五十亩的田地,剩下的一成做生活费。下了决定後,去找清月商量。

「清月,田地价格稳,租出去後不用我们c心,自然可以收租,我想拿财产的九成去买一块五十亩的地,你认为怎麽样?」

她微微颦眉,我问她怎麽了。

她答:「收成有丰有歉,把九成的财产全数投注到土地上,无法分散风险,过犹不及。不如你花半数的钱买块二十五亩的土地,剩下的换成金条保着吧。」

我一口应下,就这麽办了。

我万万没想到,她这番决定日後甚至救了我一条命。

「戏改」後紧接着的是「土改」,这才是名角们的恶梦。艺人有了钱,自然想多买房、置地。

土改内容大致上有两条:一是废除私有制,二是划分阶级成分,无非就是想要「斗地主」。

阶级的划分又可分为:拥有三十亩以上田地的地主、拥有二十亩地的富农、十亩地的中农和十亩以下的贫下中农。

地主这时为了保命,哪还管得着钱?个个争着要「减租退押」,却还是难逃被「戴帽子」的命运。这地主的帽子一旦扣上,不只工作没了、尊严没了,连命都有可能丢了,还连带着全家人遭殃。?我正好被划分在「富农」阶级,後来想想还心有余悸。若是当初没有清月的建议,我的命恐怕早已保不住了。

经历了一番鬼门关,我对清月更加珍惜。这般美丽又充满智慧的nv子,世间实在少见。

我待她更好,却也对她产生一种我自己都难以察觉的依赖,在拥有她的惯x中生活。日复一日,渐渐沉沦,难以割舍、无法自拔。

以致於,後来当我投入了太多的情感,我只得到了她为了感谢我而做出的补偿,却得不到情感上相应的回报。

我三番两次劝清月回老家住,她拒绝了,说这样过也挺好。

後来,大跃进、三年饥荒接连降临,清月不得已,为了看顾二老,每隔一段时间就得回家一趟,但她大部分时间还是留着陪伴我,在这艰困的日子,成了我心灵上最重要的支柱,我已然离不开她。

菊生偶尔还是会来探望,我们会一起吃上一顿饭,令我感到怪异的是,菊生一进家门,清月总会寻各式藉口回避。

不过,我们的话题也就围绕着家常,没有什麽敏感的言语。

但在这纷乱的世道,有太多事情须要c心,我也就没去深究。

我们就这样过了数年乏味可陈的生活,能演的戏只剩《新旧社会两重天》、《不忘阶级苦,永做革命人》如此诸类。正确来说,这些根本不是戏。

我彷佛正亲眼看着中国的艺术正一日日凋零,那些曾经站在人群之上,风华绝代的伶人,如今早已风光不在,只余一声无奈的叹息。

我原以为日子就这麽过下去,不会再更糟了,但事实证明我错了。

发布了个「五一六通知」,文化大革命轰然爆发。用「凋零」形容还不够,中国艺术正走向不可逆的毁灭之路。

我整日活得战战兢兢,生怕下一个敲门声响起,打开了门就是一群暴民般的红卫兵。

我心道不行,我虽然不是像梅兰芳那样的一代名角,家产雄厚,但起码还留有一些积蓄。我对唱戏以外的事几乎一窍不通,需要有个人固定替我管家,遇事时做出一些随机应变的处理。

不用多说,也知道清月是唯一最佳的人选,近十年长时间相处下来,陪伴着彼此生活都成了一种惯x,我便自然有了娶清月的打算。

我先是问清月,她没有什麽特别的想法,模棱两可,没赞同也不反对。

我找了菊生来讨论,他向我祝贺,还问我打算什麽时候登清月老家提亲。

「不出意外的话,也就下礼拜吧!」我答。

「那可真是恭喜你了,绫秋,我们认识快二十年了,这事儿我身为兄弟,一定得为你庆祝的。走!咱们一起去喝上几杯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