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苍狼(1 / 4)

加入书签

苍狼逐食(下)未央宫承明殿内,气氛一派微妙。御坐上的刘彻脸色凝重,众臣则鸦雀无声,静静的看着飞将军李广和博望侯张骞被去掉冠冕,由卫兵们押送至廷尉署裁决。原来,这两人在出右北平之后,又分道而行,结果李老将军带着四千士兵,在向北推进的时候,碰上了伊稚斜大单于的主力骑兵约一万六千人。战斗打得很酷烈,持续了一天一夜,就在老将军箭断刀钝,几乎全军覆没时,博望侯带着一万军骑赶来。伊稚斜一时摸不清汉军底细,兼之人困马乏,便匆忙退兵。博望侯是救了老将军一命,却也耽误了原定的行军计划,又因李广部损失惨重,再无实践原计划的可能,两人只好引兵南归。然这样一来,两人就触犯了律法,按汉律要以延误重大军机而论斩。众臣倒不担心张李二将真的会被处斩,因为同样依照汉律,两将军只要交纳足够的钱财,便可赎罪免死。就如前几天不战而退的公孙敖将军,虽然当时汉天子刘彻气得眼冒金星,将他狠狠的斥责了一翻,但终究也没要他的性命,也不过是认罪罚钱,罢黜为平头百姓而已。现下,众臣心照不宣,其实心思一般无二,皆和汉天子一样,在关心最后那一路大军的军情。刘彻双目暗淡,良久无言,他的视线死死的追着张骞的背影:随他出宫门,下台阶,直至他变成一条黑线中最模糊的一点。此刻,虽有主管农业生产的官员大司农在向他汇报农业问题,然刘彻似听非听,隐隐约约中,耳边另有一个有个不情愿的声音颤悠悠的对他道:没希望了,去病一去十余天,半点军报都没有回传!开道西域的事,看来这一次是没指望了!可刘彻是那般的不情愿!自他称帝以来,想要的东西,除了日月星辰实在是人力难为之外,凡人力可以得到的,他都想紧紧的攫在手里——何况这只不过是一片土地,怎么就那么难呢?此刻,最理解汉天子的朝臣,莫过于卫青,他瞥一眼陛下紧蹙的眉头,心里也是黯淡无光:思及去病的生死,心头之苦,亦与刘彻仿佛;然身为大汉朝的最高将领,他未能亲自出征,只在后方观望,今战果不佳,心内自然加倍郁闷。当卫青再次注目汉天子时,却见刘彻完全没有心思再处理国政,他站起来,挥挥衣袖,遣散众臣,就要离朝回寝宫。忽然,宫门外响起了一迭声疲惫而撕哑的呼声:“报——河西大捷——”刘彻心头一震,迈出去的脚步如被沸水烫到一般,立刻缩了回来。与此同时,他站立不稳,趔趄了一下,幸亏边上的宦者眼明手快,将他扶住。刘彻站稳之后,却马上甩开宦者的手,他急急扭转身来,在朝臣攒动的人头内看到一个宦者气喘吁吁的捧着木匣子跑进来。宦者跑得那样急,以至于在踏入大殿时,竟然忘了跨越门槛,结果摔了个跟头,手上的木匣子被抛到一边,散成两半。木匣子内盛放军报的竹简恰好滚到卫青脚下,卫青忙拾起来,急步快走,将竹简呈上。刘彻根本就等不及左右的宦者接递,他自己抢上几步,一把从卫青手里夺过来。待他看完短简,立时眉飞色舞,满脸生辉,他喜洋洋的将竹简递与卫青,大声道:“念!”卫青恭恭敬敬的接过竹简,快速流览一遍,却未立刻念出来。众臣只见他目光闪烁,握着竹简的手微微颤抖,显见内心十分激动,不由得人人翘首以盼,巴望将军快点出声。“大将军,快念!”刘彻的声音得意之极,甚至于带着几分张狂,他迫不及待的要把自己的喜悦宣泄出去。卫青定定神,慢慢一字一顿的道来:“臣涉钧耆,济居延,遂臻小月氏,攻祁连山,杀敌两万八千三百一十二人;得单桓、酋涂两王,相国,将军,当户,都尉五十一人;降者记一千零六十人。”这军报没有像平常朝臣上的奏章那样,一开篇就要来几句“臣死罪”或是“臣叩首”之类的套话,甚至连上报人都未留姓名,短短几十余字,除了通报行军路线,便是禀报战果。众臣听罢,尽皆讶然——并不是说有谁就要跳出了指责霍去病对汉天子的大不敬,写个军报都这么不讲规矩;相反,一种喜出望外之情正在朝堂上四处弥漫——这不止是刘彻望眼欲穿的结果,亦是整个大汉朝苦苦期盼的结果!继而,率先冷静下来的几个大臣走出行列,于御坐前躬身道贺:“恭贺陛下!贺喜陛下!佑我大汉天威远播!”刘彻放声大笑,其形狂喜,其声得意,其音亢奋。这个时候的汉天子真性流露,满足而骄傲!一时,其余众臣都反应过来,忙加入贺喜的行列,齐齐整整的道贺之音便响彻殿内,翻出窗页,爬上瓦楞,直飞云霄,一扫几天来笼罩在未央宫上空的阴霿。六日后,一支百余的人马队擎着鲜艳的红色旗帜,顶着初秋的烈日,急冲冲的奔向休屠泽西北面的合紧山。然还没待他们到达目的地,前去探明情况的哨兵回来了,他向马队的首领禀报道:“大人,骠骑将军已于今日清晨离开合紧山,正穿越祁连山与合紧山之间的山口,往西北追逐匈奴人去了。”被称做“大人”的马队首领不是别人,正是郎官苏武。原来,刘彻闻知战报之后,欣喜至极,也不待战争的最终结束,便急着要派使臣前去慰劳霍去病,以张显自己的满意之情。苏武遂毛遂自荐,请求圣命。虽说苏武随侍天子不久,然他品貌伟岸,风态潇洒,兼之在天子面前应答自如,进退有度,刘彻大为满意。遂应允他的请求,任命他为使臣,领兵百人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