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章(2 / 3)
上午有会,她就先去了书店。
许吉祥他们的旧书店就位于肃南大学正对面的小巷子里,离着家属区也不远。许如意没走几步就瞧见了。
上面写着有缘书屋。
地方也就十平大小,也不知道他俩怎么淘弄的,这才几个月居然塞得满满当当,已经有不下几千本书。
但书屋收拾的很规整,所有书籍都按着门类放着,甚至还有推荐目录。
就是那位苏景然不在。
她到门口的收银台看了看,就瞧见上面倒扣着一本《串联电容引起的电动机自激》,这个许如意知道,这是清大教授刚出版没两年的著作,如果不是深入学习过,不会看这个。
许如意就想起在赵丰年那里看到的那几本电磁学的书,会不会就是赵丰年的侄子苏景然的?
就这时,门帘哗啦一声被撩开,进来一个油头粉面的男青年,提溜着一碗豆浆,瞧见许如意就热情地招呼了一声:“你好,请问要什么?”
然后走到了收银台这里,一屁股坐下了。
然后大概是嫌弃那本《串联电容引起的电动机自激》占地方,嘟囔了一句谁放的,直接扔一边了,把豆浆放在了那个地方。
许如意刚刚有多高兴,这会儿就有多失落,直接说:“没什么转一转。”
对方一连几句请,客气的不得了。
许如意没待多久就离开了,她有点空欢喜的感觉。
她也跟机械系的教授蒋玉华问询过,肃南大学就是个地方大学,并没有电气工程这个专业,就连省里的南河工业大学,也是这两年才开设的,没有毕业生,人才太难找了。
等着出了小店,许如意就直奔机械局。
签到的时候,王大爷比以往都热情,笑呵呵地冲着许如意说:“哎呦你们可太厉害了,你不知道,消息传回来,整个局里都震惊了。”
“我就坐这儿,那天但凡来的,出门的,路上走的,没一个不是说你们燎原厂的事儿呢,但他们都好奇,燎原厂怎么这么厉害啊,没看出来啊。”
“我都懒得跟他们说,我早就看出来了。你第一天来我就知道你厉害!”
许如意签上自己的名字,笑着回:“大爷,您可真是火眼金睛。”
王大爷顿时乐了,“没错没错,要不咱俩能说上话呢。”
许如意到了张维的办公室,还乐着呢,张维瞧见她就说:“挺高兴的,来,聊聊更高兴的事儿吧。”
她直接拿了一沓资料递到了许如意手上,开门见山地说:“昨天陆厅长来,肯定是也是为了扩大产能的事儿,我就不跟你多说了,这是市里选出的合适企业。你看着,我给你讲。”
许如意翻了翻,市局一共给了四家。
“我知道省里会提出什么想法,他们主流观点应该是找个代加工厂帮燎原厂生产,但介于陆厅长来了,我猜他的想法应该是让燎原厂扩大规模。”
张维显然对省里的情况也很了解,那是一猜一个准,许如意跟她开玩笑:“怪不得您昨天让我坐他的车。”
张维还是实话实说的,“那是没办法,官大一级压死人啊。”
“所以,他们就比较僵化,远不如我们灵活,”她居然还圆回来了!张维接着说,“市里没有省里那么大的选择范围,我们先天没有优势。不过,可以后天打造吗?”
“我和武局长他们讨论了一下,我们想打个组合拳。”
也就是说这四家不是让许如意选出一家合作,而是要一起合作,这个说法挺新奇的,许如意洗耳恭听。
“这四家里,有三家都是你的老朋友。”
张维就指了第一家,果然是燎原厂的老熟人——肃南市锻造厂,就是熊广涛那个厂子。
张维就说:“锻造厂员工七百人,目前有下料,锻造,机械加工,热处理四个车间,刚刚由油压机改压铸机,准备上转子生产线。”
“如果全力生产的话,他们的年产量足以供给收缩推车钢管的用量。”
随后指了第二家,也是老熟人,大成螺丝厂。
“大成厂你更熟悉,你们现在推车的螺丝就是用的大成厂,他们的产量也足以供给推车的使用量。苏国强拍了胸脯了,要是合作,一切以燎原厂为先。”
“还有一家,路路通轮胎厂,也是你们现在推车的轮胎厂家。”
路路通就是隔壁小王镇的,因为独轮车用的它家的轮胎,质量一直不错,推车也就直接用的它家的。
许如意已经猜出了张维的安排,直接说:“他们的产量不够。”
张维怎么可能不知道,“这不是问题,我已经和路路通的厂长沟通了,如果达成合作,他们今年立刻上新的生产线,保质保量完成任务!你不用为这个担忧。”
“最后一家,”张维看着就叹口气,“肃南市汽车装配厂。这是我们当年花了大力气,大价钱建的厂,但并不成功,他们装配生产的红星牌小汽车,一年也卖不到五十辆,如今已经陷入全面停产
↑返回顶部↑